•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浅谈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复制链接]
1412 0 jingjingdedunhe 发表于 2014-2-23 15:29:2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浅谈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2014-01-06 全球顶尖医学


人类发现肿瘤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对于肿瘤的治疗也包括了手术、放疗、化疗、局部消融、中医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仍然处于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如果站在未来回望,也许 2013 年是人类与癌症斗争的“转折年”——至少美国《science》杂志是这么认为的。这一全球权威的科学期刊的编辑们在2013年12月19 日将癌症免疫疗法评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荣登本年度最重要科学十大突破的榜首。肿瘤免疫治疗把治疗对象从肿瘤本体提升到了免疫系统这个全局层面,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包括了细胞疗法和抗体疗法,其针对性强,特异性高,毒副作用低,特别是免疫细胞疗法几乎无明显的副作用。《science》期刊的编辑们将癌症免疫疗法评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时这样说到“在2013年,我们还处在免疫治疗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把它评选为今年的重大突破是否太不负责任了?”反映了对肿瘤免疫治疗肯定的同时略有担忧,的确,就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而言,只有部分癌症患者从免疫治疗中确切受益。

1.就我们国家而言,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应用广泛,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以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发展迅速,但国家尚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或指南。这使得临床应用中的细胞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我们(深圳源正细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开展了针对10~15个常见肿瘤病种的“MASCTTM—多靶点抗原肽DC/CTL技术”的随机、对照、大样本临床研究,为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临床循证医学依据。

2.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在于如何克服肿瘤的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当体内出现恶变细胞时,正常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免疫机制特异地清除这些“非己”细胞,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恶变细胞在免疫力异常的情况下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在体内迅速增殖,形成肿瘤。我们除了TTKTM、Smart-TTM、CAR-T(目前正在研发)等细胞治疗平台外,建立了MASCTTM—多靶点抗原肽DC/CTL技术平台,它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多靶点抗原肽体外负载DC细胞,针对不同肿瘤病种的患者,采取17-20个个性化肿瘤抗原肽负载DC细胞,通过特有的高分子生物材料佐剂负载技术(目前已申请专利)使负载效率达到90%以上,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大大降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提高了临床疗效。

3.DC疫苗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单纯的DC疫苗回输只对约1/3的患者有效,间接说明其他2/3患者免疫功能的缺陷或许在DC细胞以外。我们MASCTTM—多靶点抗原肽DC/CTL技术临床上采取了序贯回输的疗法,即首先皮下注射肿瘤抗原负载的DC细胞直接在体内诱导CTL,同时也为体内的免疫反应创造良好的微环境;另一部分肿瘤抗原负载的DC在体外与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在体外诱导出肿瘤特异性CTL后再通过静脉回输,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结合的科学的序贯回输,希望能在更多的患者体内发挥疗效。

《science》期刊编辑认为:“免疫治疗完全经得起考验。”同样,我们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及应用开发者也坚信这一点,至少我们在前期的临床应用中看到了肿瘤患者整体免疫水平的改善和初步的疗效。我们希望肿瘤免疫治疗可以成为除手术,化疗和放疗外,治疗肿瘤疾病的第四种常规手段,就像一些肿瘤科医生所说“我们已经转上了另一条路并且不会再回来了”。
微信:chenyu9900,扫描“全球顶尖医学”微信二维码,每日为您奉上国际前沿医疗资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